中方再次提醒联合国安理会:希望对海地局势密切关注华盛通,并根据事态发展采取必要的行动。
文 | 海上客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通过镇压海地黑帮部队的决议草案后,发表了令人深思的言论:“中方没有阻拦,这是中方最大的善意。”
这一幕发生在9月30日的安理会会议上。当时,安理会正在就打击海地黑帮的行动进行表决。最终,草案通过了。傅聪的这一番话,反映了中国在此事中的态度,也揭示了其深思熟虑的立场。
1. 安理会的复杂投票
安理会的决策并不容易达成,尤其是要通过一项重要决议。安理会由15个成员国组成,其中5个常任理事国的投票尤为关键,因为他们拥有否决权。在这次的表决中,最终结果是12票赞成,3票弃权。没有任何国家投反对票。
展开剩余78%弃权的国家分别是中国、俄罗斯和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作为非常任理事国,与中国站在同一立场。而俄罗斯,作为常任理事国华盛通,也与中国意见一致。
傅聪明确表示,中国并没有投反对票,这意味着中国对该决议没有强烈反对意见。因此,第2793号决议顺利通过,联合国决定将海地的多国安全支援团转型为一个更加针对黑帮的部队。
如果中国投下反对票,这个转化就会被否决。但中国选择了弃权,相当于“默许”了这一决议。
2. 弃权背后的深意
既然中国选择了弃权,傅聪为何还要解释其中的中方立场?我认为,这是为了让国际社会理解,中国在此事中的立场并非全然支持,而是基于更深的考量。
中国通常在安理会上避免动用否决权,这也是一种温和务实的态度。相比一些国家常常利用否决权压制其他声音,中国更倾向于寻求共识,审时度势。尽管海地与中国并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主要因为海地与台湾当局的“邦交”关系——中国依然从国际角度关注这一问题。
据报道,在海地的黑帮暴力下,成千上万的人死伤。2024年7月至2025年2月期间,已有超过4200人死亡,1300人受伤,90%以上的伤亡都与枪支暴力有关。黑帮不仅攻击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还通过性暴力和绑架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历史上华盛通,中国也曾在类似问题上采取过否决态度。比如,1997年中国在安理会否决了向危地马拉派遣军事观察员的提案,因为当时危地马拉与台湾当局有外交关系,且该国的局势并不影响中国的根本利益。
尽管海地动荡,中国并未认为其局势对中国构成直接威胁。海地的内乱与中国没有太大关系。因此,为什么要将国际资源集中在一个与中国关系不大的地方呢?尤其是海地与台湾保持“邦交”,这在中国看来,无疑是对一个中国政策的挑衅。
但中国始终关注全球稳定与和平,特别是在海地这样一个冲突频发的地区,希望其能够早日找到稳定内政和正确外交的途径。
3. 傅聪对决议的深刻担忧
傅聪在发言中特别指出,关于镇压黑帮的决议草案存在许多问题。他认为,草案在如何组成执行部队、如何使用武力以及如何避免无辜平民伤亡等关键问题上存在模糊不清的地方。而草案的起草国要求安理会直接表决,这种草率的做法令傅聪深感忧虑。
他指出,海地的形势已经非常复杂且严峻,黑帮势力不断壮大,而来自美国等国的武器流入更是加剧了当地的暴力局面。安理会虽然对武器流入做出了禁运决定,但这一禁运在实际操作中几乎形同虚设。
“在一边放任武器流入黑帮手中,另一边却推动派遣武装部队进入海地,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可能会导致海地局势进一步恶化。”傅聪表达了对这一做法的深深担忧。
尽管海地的局势已非常糟糕,但傅聪并未忽视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美国的干预。毕竟,海地与中国的地理距离遥远,而海地的困境则与美国的政策有着密切关系。
结语
中方已再次提醒,联合国安理会需要密切关注海地的局势华盛通,并在形势变化时及时采取行动。中国的态度显然是希望海地能够早日走出困境,找到一条更加稳定和理性的道路。
发布于:天津市展鹏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